阳泉:知识产权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华网
新华网 > 正文
2025 07/06 09:00:19
来源:山西日报

阳泉:知识产权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字体:

  原标题:阳泉:知识产权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日前,华北地区专利转化对接活动在阳泉市举行。国家知识产权局现场发布100项符合山西产业发展需求、1000项符合华北地区产业发展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双五星”专利技术,阳泉市人民政府与省知识产权局签订的《共建高质量转型发展知识产权强市工作方案》,标志着阳泉在知识产权战略布局上迈出关键一步。

  如今,科技创新早已渗透于生产力各要素中,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更催生着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放眼阳泉,企业求“新”求“变”的浪潮澎湃不息——

  走进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16项专利技术让这家百年老企焕发着新生。公司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获得的1000万元贷款,不仅解决了技改资金难题,更让“中国阀门”走向了国际市场。

  在新材料领域,多氟多阳福新材料有限公司累计申请36项专利,走出了“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创新之路,在各项专利助力下公司六氟磷酸锂生产成本降低30%,产能提升50%,产品市场份额稳居行业前列。

  在山西贝特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一颗颗黑色的负极材料颗粒正经历着“点石成金”的蜕变。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40项,正在申请中的专利56项。凭借这些专利技术,平定县新能源电池小镇、以贝特瑞为“链主”的负极材料产业集群正加速成型,形成了“材料—电池—应用”的全链条创新生态。

  ……

  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阳泉市发明专利有效量达493件,同比增长22.02%;有效商标注册量8021件,同比增长19.02%,地理标志实现农业县(区)全覆盖。

  在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过程中,阳泉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组建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服务中心,配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太原代办处阳泉咨询工作站、山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阳泉工作站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阳泉受理窗口,让市场主体“足不出市”即可办理知识产权业务。

  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也让知识产权真正“活”了起来。阳泉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阳泉市分公司签订知识产权保险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银企对接活动,破除银企对接信息壁垒。近年来,全市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6000万元,推动知识产权含“新”量向含“金”量转化。

  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也催生着创新的裂变。“企业出题、高校答题”,这种创新模式已在阳泉落地生根,众多实验室里的“高精尖”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

  在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的实验室里,王慧芳教授团队与金隅通达高温材料公司开展联合攻关。由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牵头,联合建立的工业固废耦合制备先进铝硅系耐火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我省唯一省级耐火材料科创平台。

  阳泉作为中国四大耐火材料基地之一,资源优势明显,但产品类型单一,且本土企业多以生产黏土砖、高铝砖、硅砖等低附加值的大宗产品为主,行业在转型升级中遇到了难题。研究中心针对耐火材料产业面临的瓶颈技术攻关,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开发高强抗侵蚀抗结皮浇注料、大型高炉喷补料等产品,在斩获山西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企业称号的同时,推动了阳泉耐火材料产业向绿色化、高端化迈进。

  与此同时,阳泉市组织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入库工作,11家企业进入国家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5家企业申报2025年度山西省专利转化项目,1家企业获得2024年度山西省专利转化项目资助资金,专利转化效益稳步提升。

  从“煤海”到“智海”,阳泉正以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为支点,撬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本报记者苏晓晨

【纠错】 【责任编辑:王亮】